第一百零五章 箭与剑(五更)-《浮沧录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当你拥有的时候,你要学会舍弃。
    修元者的元气,在漫长的修行途中,不断打通窍穴,为了成就九品,将窍穴打通之后,可以外放元气。
    若是在仙气氤氲的远古时代,因为比元气更加高级的仙气,即便是窍穴未曾打通的修行者,亦可以做到外放气息,抵达这一步便成了一件无比轻松的事情。
    困难的是第二步。
    收敛元气。
    源意与域意说是一内一外,实则本质相同。
    源意是外放的元气,作用在修行者的体表,如护体剑罡,东君的音层。
    域意也是外放的元气,作用在离开修行者体表的环境当中,如杀戮剑域。
    易潇的源意和域意合一已经许久,完美九品本就是比源意域意合一更要强大的境界,可距离宗师境界,还有一步之遥。
    而当你明白了“收敛”的意思,那么这一步,便跨过了这道门槛。
    与九品不同,宗师境界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庞大的元气积蓄,便是得益于“收敛”二字。
    九品境界,讲究把一,变成十。
    而宗师境界,则是把十,变成一,甚至于更小。
    一道元气的释放,变成了一缕,一丝,一毫。
    易潇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师兄可以做到那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。
    譬如一个人孤身杀上棋宫。
    譬如一个人折断上千柄剑器。
    不是因为剑骨相带来的磅礴剑气。
    而是因为他早就在九品境界,领悟到了“收敛”的意义。
    绝对不浪费一丝一毫。
    所以易潇在山脚下,试着射出了那么一箭。
    箭是元气最好的载体。
    若是元气足够强大,这一箭甚至可以跨破山海,远抵千里之外。
    譬如林瞎子的那一箭。
    可若是元气不能内敛,这一箭即便膂力惊人,在飞掠的过程当中,也会将箭身附带的箭气尽数倾泻开来,便成了一根普通的箭簇。
    好在易潇的元气足够强大。
    而刚才的那一箭,也的确做到了“内敛”。
    没有一丝一毫的外溢,射穿的宫殿,墙砖,妖兽的胸膛,腹部,肾脏,全都被元气和急速带走,化为了“虚无”。
    直到最后,射入了目的地。
    易潇听到了“砰”的一声。
    他忽然睁开眼,感应到山巅上的某人,破开境界之后如雷霆撕裂黑夜的愤怒。
    他很确定,刚刚神魂云游之时,他感应到了仙吕宫内的顾胜城,也感应到了顾胜城正处在破境的边缘,与自己出乎意料的一致,顾胜城似乎也触碰到了“元气收敛”那一层意义的所在。
    易潇看到了顾胜城的情绪。
    鹿珈镇那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,在天阙牢狱内搜过了拖雷的魂魄,所以他都知道。
    他知道那层红帘幕后的秋水,灵智已散,这辈子都不可能睁开眼,即便有妖族的血池灌顶,也只能是一个活死人,吊着一口气。
    他也知道这是顾胜城的挚爱女子。
    而站在红帘那一层幕后的顾胜城,居然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情绪。
    没有愤怒。
    没有悲伤。
    准确的说,易潇无法感知到他的情绪。
    易潇在云层上感知到了他元气些微的变化。
    这是一种即将突破九品的变化。
    小殿下知道有种东西叫做顿悟。
    自己刚刚的那种状态就叫做顿悟。
    第(2/3)页